物理化学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
首页
期刊信息
刊物介绍
编委会
庆祝活动纪要
数据库收录
影响因子
获奖情况
投稿中心
在线投稿
投稿信息
读者中心
在线预览
专刊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过刊浏览
征订启事
Email Alert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English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Vol.25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第25卷第1期目次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0
摘要
(
2166
)
PDF
(2139KB)(
2223
)
可视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溶剂-导体界面电子转移溶剂重组能的球-界面模型
涂喆研;李象远;傅克祥;何福城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1 -5. DOI:
10.3866/PKU.WHXB20090101
摘要
(
5051
)
PDF
(175KB)(
1985
)
可视化
在连续介质理论基础上, 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 用一个外加电场Eex将非平衡态2[Enon2, Dnon2]变成约束平衡态[E*2, D*2], 推导出了正确普适的溶剂重组能公式. 基于球-界面近似, 推导出了正确的溶剂-导体界面电子转移溶剂重组能公式. 和Marcus的公式相比, 本文的结果多了(εs-εop)/(εop(εs-1))因子. 对极性溶剂, 预测的溶剂重组能约为Marcus模型所得结果的一半. 以C343(Coumarin 343)-TiO2体系为算例, 计算了溶剂重组能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聚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李振泉;郭新利;王红艳;李青华;苑世领;徐桂英;刘成卜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6 -12. DOI:
10.3866/PKU.WHXB20090102
摘要
(
6479
)
PDF
(4714KB)(
3608
)
可视化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油、水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混合溶液从初始“均相”到“油水两相”分离的动力学过程,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界面分离过程中的作用. 模拟发现, 油水两相能够在短时间内分离达到平衡, 形成一个明显的油水界面; 在SDBS存在情况下, 油水界面的分离时间随着SDBS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 达到平衡时SDBS会在界面处形成一个明显的界面膜, 并对油水界面处的水分子有限制作用. 模拟表明, 分子动力学方法可以作为实验的一种补充, 为实验提供必要的微观分子结构信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卤素双原子分子部分电子态的完全振动能谱和离解能
渠双双;孙卫国;王宇杰;樊群超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13 -18. DOI:
10.3866/PKU.WHXB20090103
摘要
(
5323
)
PDF
(190KB)(
1732
)
可视化
用代数方法(AM)可以获得双原子分子包含最高振动能级在内的所有高阶振动能级的完全振动能谱; 基于Leroy和Bernstein的能级表达式, 研究了卤族元素双原子分子Cl2-A’3∏(2u)、Br2-X1∑+g和I2-0+u电子态的完全振动能谱和离解能, 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导电聚合物有序超薄膜的合成及其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空穴注入层
徐建华;杨亚杰;蒋亚东;于军胜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19 -24. DOI:
10.3866/PKU.WHXB20090104
摘要
(
5734
)
PDF
(820KB)(
2400
)
可视化
采用修饰多层LB膜的方法制备了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二十烷酸(PEDOT:AA)复合层状有序膜, 构筑了一种导电聚合物镶嵌的多层有序膜结构. 将这种导电聚合物有序薄膜沉积于ITO电极表面, 将其作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的空穴注入层, 并研究了ITO/(PEDOT:AA)/MEH-PPV/Al器件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与采用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自组装膜和旋涂膜作为空穴注入层的ITO/(PEDOT:PSS)/MEH-PPV/Al器件相比, 器件的发光效率增加, 起亮电压降低. 我们认为这是由于PEDOT:AA薄膜提供了一种有序层状结构后, 减小了ITO与MEH-PPV间的接触势垒, 改善了空穴载流子注入效率.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由于PEDOT:AA多层膜间靠较弱的亲水、疏水作用结合, 这种导电多层有序膜的热稳定性与普通LB膜相似, 在较高温度下发生从层状有序态到无序态的变化, 这是导致OLED器件性能发生劣化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牛血清白蛋白的光损伤和光氧化机理
程伶俐;赵萍;王玫;朱慧;朱融融;孙晓宇;汪世龙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25 -29. DOI:
10.3866/PKU.WHXB20090105
摘要
(
8925
)
PDF
(254KB)(
2296
)
可视化
运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技术, 在266 nm激光激励下,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光损伤和被SO4-·单电子氧化的反应机理, 表征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 结果表明, 在266 nm激光照射下, BSA可同时发生光电离和光激发, 生成色氨酸阳离子自由基(Trp/NH+·), 由Trp/NH+·快速脱质子形成的色氨酸中性自由基(Trp/N·)及色氨酸三重激发态(3Trp*), 3Trp*再与酪氨酸(Tyr)发生分子内电子转移生成酪氨酸中性自由基(Tyr/O·). 在SO4-·单电子氧化的反应中, 借助减谱技术, 求得BSA中Tyr和色氨酸(Trp)自由基的表观生成速率常数, 但未发现分子内电子转移现象, 阐明了SO4-·自由基是通过与BSA中的Tyr和Trp发生电子转移反应来氧化BSA的, SO4-·氧化BSA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51×10
10
L·mol
-1
·s
-1
,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血清白蛋白的氧化还原代谢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琥珀酸二油脂磺酸钠的合成、结构及水合作用
于艳春;肖鹤鸣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30 -34. DOI:
10.3866/PKU.WHXB20090106
摘要
(
7181
)
PDF
(396KB)(
2375
)
可视化
通过增加磺化反应时间, 补加NaHSO3, 以液液萃取法代替重结晶法提纯产品, 大幅度提高了合成琥珀酸二油酯磺酸钠(SDSS)的产品得率.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以及B3LYP/6-31G*方法全优化计算了SDSS阴离子的几何和电子结构, 确证其反反-异构体较为稳定, 解释了以相关反胶束提取蛋白质的实验事实. 还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SDSS阴离子的水合作用, 报道了SDSS阴离子水合物的几何、电子结构和水合能, 阐述了SDSS阴离子的亲水机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阳极氧化TiN薄膜制备N掺杂纳米TiO
2
薄膜及其可见光活性
余志勇;张维;马明;崔晓莉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35 -40. DOI:
10.3866/PKU.WHXB20090107
摘要
(
5166
)
PDF
(1073KB)(
2402
)
可视化
室温下通过电泳沉积(EPD)的方法在Ti片表面制备TiN薄膜, 然后对TiN薄膜进行阳极氧化得到N掺杂多孔纳米结构的TiO2薄膜. 利用X射线衍射(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光电化学方法对得到的薄膜进行表征. XRD测试结果表明, 经过阳极氧化并在350 ℃空气气氛中退火1 h的薄膜中存在锐钛矿晶型的TiO2. XPS的结果表明, 样品中的N元素取代部分O, 且N的摩尔分数为0.95%. SEM显示, 经阳极氧化后薄膜表面出现多孔纳米结构. 光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 阳极氧化提高了N掺杂TiO2薄膜在可见光下的光电响应. 经阳极氧化并热处理的薄膜在0 V电位及可见光照射下光电流密度为2.325 μA·cm-2, 而单纯热处理的薄膜在相同条件下光电流密度仅为0.475 μA·cm-2. 阳极氧化得到纳米多孔结构提高了N掺杂纳米TiO2薄膜的表面积, 从而对可见光的响应增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旋转滴方法研究界面扩张流变性质
张磊;宫清涛;周朝辉;王武宁;张路;赵濉;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41 -46. DOI:
10.3866/PKU.WHXB20090108
摘要
(
5671
)
PDF
(467KB)(
2272
)
可视化
采用旋转滴方法, 对2-丙基-4,5-二庚烷基苯磺酸钠(DHPBS)在癸烷-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进行了研究,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SVT20N视频旋转滴张力仪的装置和实验方法, 考察了油滴注入体积、基础转速及振荡振幅等实验条件对扩张模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旋转滴方法是一种研究扩张流变性质的新型手段, 在涉及低界面张力现象的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碳酸钙的原位合成及表面改性
赵丽娜;赵旭;任素霞;刘莹;王子忱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47 -52. DOI:
10.3866/PKU.WHXB20090109
摘要
(
5768
)
PDF
(925KB)(
2653
)
可视化
利用碳化法, 选用几种常见的改性剂(硬脂酸钠、十八碳醇磷酸酯和油酸)对碳酸钙进行了原位合成及表面改性. 通过活化度、白度、接触角的测定, 对比了其改性效果, 同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 FT-IR结果表明, 改性剂与碳酸钙表面是以化学键合和物理吸附方式相结合. 碳酸钙改性后, 其红外υ3特征吸收峰出现约44 cm-1的蓝移现象. 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 当十八碳醇磷酸酯用量达到2%(以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时, 产品活化度达到99.9%, 白度值达到97.3%, 接触角达到了122.25°, 从而为新型无机填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合成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有机染料敏化剂JK16和JK17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
张材荣;吴有智;陈玉红;陈宏善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53 -60. DOI:
10.3866/PKU.WHXB20090110
摘要
(
9007
)
PDF
(1177KB)(
2872
)
可视化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杂化泛函B3LYP研究了高效太阳能电池新型染料敏化剂JK16和JK17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极化率和超极化率,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电子吸收谱.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定性符合, 指认了在可见和近紫外区的吸收属于π→π*跃迁. 计算结果还表明JK16和JK17激发能最低的三个跃迁都与光诱导电荷转移过程有关, 而且二-二甲基芴氨基苯并噻吩基团对光电转换过程的敏化起主要作用, 发生于染料敏化剂JK16、JK17和TiO2界面之间的电荷转移是由染料分子激发态向半导体导带的电子注入过程. 此外, 通过对JK16和JK17的比较, 分析了亚乙烯基对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谱学特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Pb
x
Sr
1-
x
TiO
3
的电子结构
张富春;张志勇;张威虎;阎军峰;江妮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
01
): 61 -66. DOI:
10.3866/PKU.WHXB20090111
摘要
(
5016
)
PDF
(378KB)(
2398
)
可视化
在广义梯度近似下,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超软赝势平面波和虚拟晶体近似方法, 计算了不同Pb/Sr摩尔比的PbxSr1-xTiO3(PST)固溶体的精细结构, 确定了A位离子在铁电相的平衡构型. 利用虚拟晶体近似方法分别计算了摩尔比x为0.6、0.7的PbxSr1-xTiO3精细结构. 结果表明, 在钛酸锶铅固溶体中, 随着Pb的摩尔比增大, 晶胞体积膨胀, c/a值增大. 当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