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凌晓,李欣然,金宏威,刘振明,张亮仁. 基于结构和药效团特征的人类腺苷受体拮抗剂选择性比较[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8): 1584 -1596 . |
[2] |
陈正军, 蒋庆琳, 何谷, 韩波, 郭丽. 芳基磺酰胺类丙酮酸激酶M2激动剂的基于多复合物的药效团模型和定量构效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8): 1793 -1803 . |
[3] |
乔康, 曾凌晓, 金宏威, 刘振明, 张亮仁. 人类腺苷受体A3亚型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6): 1509 -1519 . |
[4] |
张小轶 刘斌 何红秋 杨东 王存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整合酶二酮酸类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构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5): 817 -824 . |
[5] |
李旭东;徐筱杰;胡娟. 基于药效团模型从中草药数据库中搜索gpIIb/IIIa受体抑制剂[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2): 307 -312 . |
[6] |
陈曦;刘心霞;黄慧;胡慧慧;姜凤超.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构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2): 281 -288 . |
[7] |
鲍红娟;张燕玲;乔延江.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三维药效团的构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2): 301 -306 . |
[8] |
盛荣;胡纯琦;黄文海;胡永洲. p53-MDM2结合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11): 1815 -1820 . |
[9] |
孔韧;徐雪梅;陈慰祖;王存新;胡利明. 基于吡咯烷与正丁烷类衍生物CCR5拮抗剂的药效团模型构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9): 1325 -1331 . |
[10] |
石雅玮;刘振明;金宏威;张亮仁;张礼和. 二酮酸类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9): 1393 -1398 . |
[11] |
刘海波;王占黎;乔颖欣;周家驹. 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抑制机理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7): 1059 -1064 . |
[12] |
鄢浩;姜凤超. γ-分泌酶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构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3): 359 -364 . |
[13] |
彭涛;裴剑锋;周家驹.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3, 19(02): 163 -166 . |
[14] |
缪方明, 苏华庆, 王瑾玲, 李爱秀. DISCO法构建ALS抑制剂与受体作用的药效团模型[J]. 物理化学学报, 2000, 16(10): 926 -931 . |
[15] |
侯廷军, 吴增茹, 廖宁, 李正, 骆宏鹏, 汪家权, 徐筱杰. 丙型肝炎病毒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和构效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00, 16(03): 196 -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