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文元, 张杰夫, 李喆, 邵翔. 单原子分散的Au/Cu(111)表面合金的表面结构与吸附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8): 1911035 - . |
[2] |
蔡潜, 蔡秋霞, 庄桂林, 钟兴, 王新德, 李小年, 王建国. 脱质子化1,3环加成石墨烯外在固定位上的贵金属纳米线[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4): 640 -645 . |
[3] |
刘淑娟, 马廷春, 许文娟, 刘湘梅, 赵强, 黄艳琴, 黄维. 以主族元素为桥的梯形化合物的光电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11): 2597 -2604 . |
[4] |
倪哲明, 李远, 施炜, 薛继龙, 刘娇. 镍镁铝类水滑石的超分子结构、电子性质及稳定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9): 2051 -2056 . |
[5] |
胡波, 姚婵, 王庆伟, 张浩, 于健康. D-π-A-π-D型萘基衍生物的电子、光谱和电荷传输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7): 1651 -1657 . |
[6] |
刘志锋, 祝恒江, 陈杭, 刘立仁. InAs管状团簇及单壁InAs纳米管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9): 2079 -2087 . |
[7] |
孙希媛, 杜际广, 蒋刚. PdO0,±1, PdH0,±1及PdOH分子结构和电子性质的从头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2): 436 -440 . |
[8] |
葛桂贤, 唐光辉, 井群, 罗有华. CO与Pdn(n=1-8)团簇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6): 1195 -1200 . |
[9] |
葛桂贤, 罗有华, 张建玮. FMBen(FM=Fe, Co, Ni; n=1-12)团簇结构和电子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10): 1891 -1896 . |
[10] |
雷雪玲;祝恒江;王先明;罗有华.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ZrnB(n=1-13)团簇的结构及性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9): 1655 -1661 . |
[11] |
林童, 彭必先, Zhong Hong-Peng, Hermn J.Geise. AMl-MO理论对方酸燃料结构和电子性质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1998, 14(06): 493 -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