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峰,付新梅,王超,蒋思宇,王景辉,张述伟,杨凌,李燕. 3C-like蛋白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1): 2693 -2708 . |
[2] |
刘海春,卢帅,冉挺,张艳敏,徐金星,熊潇,徐安阳,陆涛,陈亚东. 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II型抑制剂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1): 2191 -2206 . |
[3] |
孙磉礅, 米思奇, 游靖, 余吉良, 胡松青, 刘新泳. 苯并咪唑类缓蚀剂的HQSAR研究及分子设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6): 1192 -1200 . |
[4] |
王志明, 韩娜, 袁哲明, 伍朝华. 基于岭回归和SVM的高维特征选择与肽QSAR建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3): 498 -507 . |
[5] |
康从民, 赵绪浩, 王新宇, 程家高, 吕英涛. 五元杂环并嘧啶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2): 431 -438 . |
[6] |
陶婉君, 李沉纹, 尹宗宁.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设计自乳化系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1): 71 -77 . |
[7] |
段红霞, 王瑞刚, 张建军, 董燕红, 梁晓梅, 吴景平, 王道全. 具有除草活性的大环内酯类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4): 1065 -1074 . |
[8] |
胡松青, 胡建春, 石鑫, 张军, 郭文跃. 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的定量构效关系及分子设计[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12): 2524 -2530 . |
[9] |
陈渊, 袁哲明, 周玮, 熊兴耀. 基于地统计学与支持向量回归的QSAR建模[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8): 1587 -1592 . |
[10] |
魏卓 张怀 崔巍 计明娟. 马来酰胺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5): 890 -896 . |
[11] |
梅虎 刘丽 杨力 李建 闫宁 王琴. 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预测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抗癌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4): 747 -751 . |
[12] |
颜琳芳, 胡桂香, 徐晶, 赵文娜, 俞庆森.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抑制剂的3D-QSAR模型[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12): 2249 -2256 . |
[13] |
蒋玉仁;秦伟. 苯并嗪酮衍生物的3D-QSAR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10): 1859 -1863 . |
[14] |
冯长君;沐来龙;杨伟华;蔡可迎.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因子与拓扑指数的数学模型[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6): 1053 -1057 . |
[15] |
宋哲;刘涛;刘伟;朱鸣华;王晓钢 . 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的QSAR模型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02): 198 -2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