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涛,仇运广,罗启超,程曦,赵丽芬,严昕,彭浡,蒋华良,阳怀宇. 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变化对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双分子层膜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8): 840 -849 . |
[2] |
雷刚,何彦. 单个等离子体纳米颗粒在生化分析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 34(1): 11 -21 . |
[3] |
王榕,段明,熊艳,宋先雨,方申文. 反相破乳剂SP169及DMEA169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6): 1482 -1488 . |
[4] |
周前,于建强,赵立波,李德胜,吴魁,朱建华,袁景和,方晓红. 基于散射信号的超分辨光学相减显微镜[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5): 1123 -1128 . |
[5] |
谢湖均,刘程程,孙强,顾青,雷群芳,方文军.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2): 2951 -2960 . |
[6] |
范中相, 黄建花. 稀溶液中Rod-Coil-Rod三嵌段共聚物组装结构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3): 408 -412 . |
[7] |
高晓丹, 李航, 田锐, 刘新敏, 朱华玲. 利用基于Gouy-Chapman模型的离子有效电荷定量表征离子特异性效应[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12): 2272 -2282 . |
[8] |
卢君然, 李乙, 于吉红, 陆莹. 利用FraGen程序预测沸石分子筛的骨架结构[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8): 1661 -1665 . |
[9] |
韩利娟, 叶仲斌, 陈洪, 罗平亚.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6): 1405 -1410 . |
[10] |
陈洪, 吴晓艳, 叶仲斌, 韩利娟, 罗平亚.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在盐水中的自组装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4): 903 -908 . |
[11] |
李翌, 邹爱华, 叶汝强, 牟伯中. 表面活性素分子结构对其胶束化行为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5): 1128 -1134 . |
[12] |
彭旭红, 郑佩珠, 马元明, 殷天翔, 安学勤, 沈伟国. AOT/水/甲苯微乳体系的第二维里系数和液滴间的相互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05): 1026 -1030 . |
[13] |
邓林, 梁德海. 动、静态光散射在线跟踪DPPC/PA脂质体的聚集和融合过程[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4): 862 -868 . |
[14] |
马林, 魏志强, 黄爱民, 杨华, 何维仁, 林瑞森. 光谱法研究尿素对水溶液中血红蛋白构象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9): 1816 -1822 . |
[15] |
朱华玲, 李兵, 熊海灵, 李航, 贾明云. 不同电解质体系中土壤胶体凝聚动力学的动态光散射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6): 1225 -12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