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楼张蓉,李鹏,韩克利. 用于检测生物体系中线粒体活性氧的荧光探针[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8): 1573 -1588 . |
[2] |
王榕,段明,熊艳,宋先雨,方申文. 反相破乳剂SP169及DMEA169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6): 1482 -1488 . |
[3] |
王昕,张玉瑾,王传奎. 基于咔唑的双光子荧光次氯酸根探针光学性质及响应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12): 2913 -2920 . |
[4] |
杨文静,张玉瑾,王传奎. 基于4-氨基-1, 8萘酰亚胺的双光子荧光H2S探针光学性质与响应机理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 31(12): 2303 -2309 . |
[5] |
周丹红, 李苗苗, 崔俐丽. 用于监控过氧化氮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光物理性质及PET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7): 1453 -1460 . |
[6] |
谢丹华, 赵剑曦, 刘琳, 游毅, 魏西莲. 一个高粘弹的阴离子蠕虫胶束体系[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7): 1534 -1540 . |
[7] |
赵莉, 阎云, 黄建滨. 荧光探针技术在水溶液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研究中的应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04): 840 -849 . |
[8] |
王晨, 严鹏, 肖进新. 癸基硫酸钠和癸烷磺酸钠与阳离子聚电解质相互作用的差别[J].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09): 1775 -1778 . |
[9] |
郑博;李贺先;王国昌;刘琨;袁伟;李赫;梁波. 水-甲醇混合体系的超分子复合作用[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08): 1503 -1506 . |
[10] |
林翠英;宋利;赵剑曦. 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探针DMABN测定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临界胶团浓度[J].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12): 1846 -1850 . |
[11] |
杜新贞;周嵘;陶小娟;王芳平;陈慧. 修饰β-环糊精/4-(N,N-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基酯笼型包结物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09): 1065 -1070 . |
[12] |
李新宝;徐丽;孟校威;韩智慧;雒廷亮;刘国际. 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三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聚集数[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21(12): 1403 -1406 . |
[13] |
刘守信;柳明珠. P(DEAM-co-MAA)在稀水溶液中构象行为的荧光探针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04, 20(05): 478 -482 . |
[14] |
方云;刘雪锋;夏咏梅;杨扬;蔡琨;徐廷穆;赵宪英. 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聚集数[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09): 828 -831 . |
[15] |
游毅;郑欧;邱羽;郑叶鸿;赵剑曦;韩国彬. 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胶束生成[J]. 物理化学学报, 2001, 17(01): 74 -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