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物理化学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
首页
期刊信息
刊物介绍
编委会
庆祝活动纪要
数据库收录
影响因子
获奖情况
投稿中心
在线投稿
投稿信息
读者中心
在线预览
专刊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过刊浏览
征订启事
Email Alert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English
本期目次
2006年, 第22卷, 第06期
发布日期: 2006-05-31
本期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简报
研究论文
高氯酸碳酰肼钴、高氯酸碳酰肼镍快速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孙远华;张同来;张建国;杨利;乔小晶
利用温度跃升傅立叶变换红外原位分析技术(...
2006, 22 (06): 649-652.
DOI: 10.3866/PKU.WHXB20060601
7314
摘要/Metrics
4679
PDF(175KB)
不饱和类硅烯H
2
C=SiNaF的DFT研究
李文佐;宫宝安;程建波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在B3LYP/6-...
2006, 22 (06): 653-656.
DOI: 10.1016/S1872-1508(06)60024-7
5470
摘要/Metrics
3561
PDF(189KB)
氮化镓粉末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结构
刘亦安;薛成山;庄惠照;张晓凯;田德恒;吴玉新;孙莉莉;艾玉杰;王福学
报道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二步制备氮化镓粉末...
2006, 22 (06): 657-660.
DOI: 10.3866/PKU.WHXB20060603
7144
摘要/Metrics
4084
PDF(302KB)
由L-J流体的FMSA状态方程计算流体的PVT性质
王建召;童张法;韦藤幼;Yiping TANG
运用Tang等提出的Lennard-Jo...
2006, 22 (06): 661-665.
DOI: 10.1016/S1872-1508(06)60025-9
6385
摘要/Metrics
3274
PDF(201KB)
固体CD光谱研究及其应用于手性席夫碱M(II)配合物
章慧;陈渊川;王芳;邱晓明;李丽;陈坚固
结合课题组近期的相关研究, 对固体CD光...
2006, 22 (06): 666-671.
DOI: 10.3866/PKU.WHXB20060605
6348
摘要/Metrics
4261
PDF(297KB)
Na对PtSn/ZSM-5催化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张一卫;周钰明;邱安定;王玉;许艺;吴沛成
以HZSM-5分子筛为载体, 利用分步浸...
2006, 22 (06): 672-678.
DOI: 10.1016/S1872-1508(06)60026-0
7901
摘要/Metrics
3900
PDF(651KB)
Ti-Si介孔分子筛的转晶与控制
胡军;汪建军;周丽绘;谢颂海;刘洪来
以季铵盐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2006, 22 (06): 679-683.
DOI: 10.3866/PKU.WHXB20060607
5695
摘要/Metrics
3659
PDF(1402KB)
羰基硼化合物(BCO)
n
(
n
==1~12)的理论研究
张晓清;贾建峰;武海顺;裴晓琴
运用HF/3-21G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
2006, 22 (06): 684-690.
DOI: 10.1016/S1872-1508(06)60027-2
6163
摘要/Metrics
4083
PDF(476KB)
β
-联碳酰基类衍生物有序自组装膜的STM研究
刁玉霞;Dirk Rohde;万立骏
在大气条件下,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
2006, 22 (06): 691-695.
DOI: 10.1016/S1872-1508(06)60028-4
5482
摘要/Metrics
3588
PDF(1811KB)
两种表征金属有机双层膜络合和金属薄膜氧化反应动力学的方法
钟澄;蒋益明;罗宇峰;廖家兴;吴玮巍;李劲
建立了两种新的薄膜反应动力学表征方法, ...
2006, 22 (06): 696-700.
DOI: 10.1016/S1872-1508(06)60029-6
6476
摘要/Metrics
4249
PDF(227KB)
原子个数
n
对碳分子线C
n
(
n
=3~10)基态结构特性的影响
徐国亮
利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 在6-31...
2006, 22 (06): 701-705.
DOI: 10.3866/PKU.WHXB20060611
6410
摘要/Metrics
3132
PDF(186KB)
BH
2
+
与H
2
O反应机理的量子拓扑研究
默丽欣;曾艳丽;郑世钧;孟令鹏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
2006, 22 (06): 706-711.
DOI: 10.3866/PKU.WHXB20060612
5287
摘要/Metrics
3282
PDF(744KB)
负载型Pd/TiO
2
和Pd-Ag/TiO
2
催化剂的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性能
顾虹;许波连;周静;李远志;范以宁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衍射...
2006, 22 (06): 712-715.
DOI: 10.3866/PKU.WHXB20060613
7052
摘要/Metrics
4461
PDF(204KB)
氧在Ni-MnO
2
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
赵峰鸣;马淳安;褚有群;徐颖华
采用喷雾热解法合成了超细二氧化锰, 通过...
2006, 22 (06): 716-720.
DOI: 10.3866/PKU.WHXB20060614
5924
摘要/Metrics
3906
PDF(903KB)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用于HEPT类抗艾滋病药物的QSAR研究
仝建波;周鹏;张生万;梁桂兆;田菲菲;李美萍;李声时
采用本实验室新近提出的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
2006, 22 (06): 721-725.
DOI: 10.3866/PKU.WHXB20060615
6266
摘要/Metrics
3491
PDF(210KB)
B
2
C
n
+
(
n
=1~9)团簇的结构及其稳定性
王利江;张聪杰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泛...
2006, 22 (06): 726-731.
DOI: 10.3866/PKU.WHXB20060616
6207
摘要/Metrics
3770
PDF(226KB)
层间距为1.44 nm层状氢氧化苯甲酸锌剥离重组行为研究
苗建英;王宏社;赵立芳;刘宗怀;冯旗
层间距为1.44 nm层状氢氧化苯甲酸锌...
2006, 22 (06): 732-736.
DOI: 10.3866/PKU.WHXB20060617
6176
摘要/Metrics
3940
PDF(640KB)
溶致液晶中金属纳米粒子的掺杂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隋震鸣;陈晓;王庐岩;许丽梅;杨春杰
在用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构建的...
2006, 22 (06): 737-743.
DOI: 10.1016/S1872-1508(06)60030-2
5728
摘要/Metrics
3602
PDF(1148KB)
研究简报
复合物Mg
+
-S
2
(CH
3
)
2
的光诱导反应
胡义华;林家勇;武华;陈仁;王小涓;杨世和
研究了230~440 nm波段复合物Mg...
2006, 22 (06): 744-746.
DOI: 10.3866/PKU.WHXB20060619
5582
摘要/Metrics
3153
PDF(349KB)
N
-酯基取代吡啶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李雪辉;江燕斌;张磊;李榕
合成了系列新型N-酯基取代吡啶功能化离子...
2006, 22 (06): 747-751.
DOI: 10.3866/PKU.WHXB20060620
5945
摘要/Metrics
3745
PDF(536KB)
Sn-Sb合金的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王忠;田文怀;李星国
采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方法成功地合成了锡锑合...
2006, 22 (06): 752-755.
DOI: 10.3866/PKU.WHXB20060621
6202
摘要/Metrics
3845
PDF(458KB)
阴离子对银胶凝聚作用的影响
张爱平;方炎
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
2006, 22 (06): 756-760.
DOI: 10.3866/PKU.WHXB20060622
6108
摘要/Metrics
3887
PDF(721KB)
水相中•HS的光谱表征及其与氧气的反应研究
房豪杰;董文博;张仁熙;侯惠奇
利用激光光解-瞬态吸收技术探讨了水相...
2006, 22 (06): 761-763.
DOI: 10.3866/PKU.WHXB20060623
6685
摘要/Metrics
3731
PDF(170KB)
环聚炔苯和环聚炔吡啶组成的盘状液晶中的电荷转移
丁涪江;赵可清
用电子转移的半经典模型在量子化学B3LY...
2006, 22 (06): 764-767.
DOI: 10.3866/PKU.WHXB20060624
5760
摘要/Metrics
3404
PDF(160KB)
碳微线圈的气-液-固-固生长机理
李文军;徐海涛;郭燕川;陈丽娟
碳微线圈具有类似DNA的双螺旋结构, 通常以镍为催化剂, 噻吩为助剂采用CVD法制备, 但是对于它的生长机理人们仍不十分清楚. 本文发现构成碳微线圈的碳纤维由三条亚纤维组成, 提出了碳微线圈的气-液-固-固生长机理, 并以此对实验事实做出合理解释.
2006, 22 (06): 768-770.
DOI: 10.3866/PKU.WHXB20060625
5641
摘要/Metrics
3270
PDF(65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