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美佳, 张宇琛, 朱一帆, 李昌林, 吴子昂, 周雄, 吴凯. Pd(100)氧化表面上低温丙烷氧化的活性相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23, 39(10): 2305033 - . |
[2] |
孙志聪, 罗二桂, 孟庆磊, 王显, 葛君杰, 刘长鹏, 邢巍. 采用薄层氮化碳促进的高性能钯基催化剂用于甲酸分解制氢[J].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3): 2003035 - . |
[3] |
包玉菲, 冯立纲. PdNi/石墨烯气凝胶电催化甲酸氧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37(9): 2008031 - . |
[4] |
周远, 韩娜, 李彦光. 钯基纳米材料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研究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 36(9): 2001041 - . |
[5] |
陈世豪,王明,姜雪峰. C―H官能化构建硫醚[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9): 954 -967 . |
[6] |
董干兴,金传洪. 借助液体透射电镜原位分析钯纳米棒的可控性氧化刻蚀[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 35(1): 15 -21 . |
[7] |
关玉巧,陈钢,宋娟,汪成新,钱妍,章琴,邓玲玲,冯增勤,尚文娟,陶友田,陈淑芬,汪联辉,黄维. 基于新型螺氧杂蒽主体的高效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4): 816 -822 . |
[8] |
郑雁公,朱丽娜,李晗宇,简家文,杜海英. 氧化钯作为电位型传感器中敏感电极的工作机理[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3): 573 -581 . |
[9] |
常乔婉,肖菲,徐源,邵敏华. 核-壳结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 33(1): 9 -17 . |
[10] |
贾永昌,王树元,孟涟,鲁继青,罗孟飞. Zr掺杂对PdO/Ce1-xPdxO2-δ催化剂CO和CH4催化氧化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7): 1801 -1809 . |
[11] |
关玉巧,宋娟,孙威,章琴,汤超,李雪,冯晓苗,钱妍,陶友田,陈淑芬,汪联辉,黄维. 一步法合成螺双芴及螺氧杂蒽衍生物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性能增强及相关的光学现象关[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 32(6): 1534 -1542 . |
[12] |
陈世萍, 王伟明, 刘迎伟, 魏育才, 袁成龙, 方维平, 杨意泉. 过渡金属改性的ZSM-5催化剂应用于甲硫醚转化制甲硫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6): 1148 -1154 . |
[13] |
任成军, 周丽娜, 尚鸿燕, 陈耀强. 浸渍法制备的Pd-MnOx/γ-Al2O3催化剂及不同载体对地表O3降解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5): 957 -964 . |
[14] |
曹剑瑜, 汤佳丽, 宋玲政, 许娟, 王文昌, 陈智栋. EDTA对活性炭的功能化处理及其对炭载Pd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29(01): 144 -150 . |
[15] |
谢婷, 刘浩文, 杨汉民. 树枝状钯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及硝基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 28(09): 2209 -2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