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学报 >> 2006, Vol. 22 >> Issue (07): 804-808.doi: 10.1016/S1872-1508(06)60033-8
管洪波;王培;王晖;赵璧英;朱月香;谢有畅
GUAN Hong-Bo;WANG Pei;WANG Hui;ZHAO Bi-Ying;ZHU Yue-Xiang;XIE You-Chang
摘要: 在溶液中采用不同的原料制备了三种前体MgC2O4•2H2O, 经高温焙烧得到高比表面MgO. 用XRD、BET、TEM和TG-DTA等表征手段对前体及产物MgO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以醋酸镁和草酸为原料制备前体草酸镁并在焙烧过程中消除水汽的影响是得到高比表面MgO的关键. 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经520 ℃焙烧后比表面积高达534 m2•g−1, 晶粒尺寸仅为4~5 nm的MgO粒子堆积成一定程度上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 并具有十分优良的抗高温烧结性能. 650 ℃和800 ℃焙烧2 h后, 其比表面积仍分别高达229 m2•g−1和134 m2•g−1.